刘备错杀一人痛失一统天下良机?此人比诸葛亮更重要!
您瞧这事儿,咱们今儿不聊青铜器,也不说瓷片儿,咱说说这三国。
哎,三国这故事,谁没听过?
可要我说啊,里头有些个门道,您还真未必知道。
咱就拿刘备说事儿,这刘皇叔,人是真不错,仁义!
可你说他这创业之路,那叫一个颠沛流离,起起伏伏。
要不是最后得了诸葛亮,怕是还在街头卖草鞋呢。
可诸葛亮厉害是厉害,要我说啊,刘备手底下要是不死这么一位,统一天下,还真就指日可待了,曹操孙权?
那都不够看的。
咱先来个器物引子。
您见过汉代的画像砖吧?
就那种长方形的,上面刻着人物故事。
我跟您说,我见过一块,上面刻着一个场景,刘备在喝酒,旁边站着一个人,贼眉鼠眼,一脸精明相。
这人是谁?
法正,字孝直。
第一幕,这法正,原本是益州牧刘璋的人。
刘璋这人,那是真窝囊,守着这么大一块地盘,愣是让刘备给钻了空子。
这法正啊,就跟那《无间道》里的陈永仁似的,身在曹营心在汉。
他觉得刘璋没出息,暗地里就跟刘备勾搭上了。
这刘备能顺利拿下益州,法正是头功!
得了益州之后,刘备那是真高兴,直接封了法正做蜀郡太守,扬武将军,这地位,那可是一人之下,万人之上,直逼诸葛亮了。
这法正的能耐,那可不是吹的。
打个比方,刘备想拿下汉中,那汉中可不好打,曹操的地盘,易守难攻。
诸葛亮当时忙着治理后方,没工夫出主意。
关键时刻,法正站出来了。
他给刘备出了个主意,声东击西,先假装打曹操的东边,引开他们的注意力,然后突然杀向汉中。
这一招,那是真管用,曹操手下的大将夏侯渊,直接被刘备给砍了。
您说说,这功劳大不大?
汉中这地方,那可是战略要地,得了汉中,刘备就有了北伐的资本,这就像下棋,一下子就占据了制高点。
第二幕,咱来说说这古今对照。
古代人讲究个“士为知己者死”,这法正对刘备,那是真忠心。
可现在呢?
您看看那些个跳槽的,今天在这家公司,明天就到那家公司,为了点工资,那是啥都敢干。
你说这古代人和现在人,是不是忒不一样了?
再说说这“声东击西”。
这计谋,古代人玩得溜,现在人也玩得溜。
您看看那些个网红直播带货,今天说要送手机,明天说要抽大奖,实际上呢?
就是为了吸引你买他的东西。
这跟法正的“声东击西”是不是一个道理?
只不过,古代人用在战场上,现在人用在商业上。
第三幕,这法正啊,可惜就可惜在他命短。
刘备正准备大展宏图的时候,法正突然就病死了。
这下可把刘备给哭惨了,那真是“痛失肱股之臣”。
刘备亲自给法正办丧事,还追封他为“翼侯”。
您想想,刘备是谁?
那可是皇叔,能让他这么伤心的,那可真不多。
要我说啊,这“物件儿里看人性”,法正这事儿,就看出了刘备的“惜才”。
刘备这人,最大的优点就是会用人,他知道啥样的人能给他带来利益。
这法正,就是能给他带来利益的人。
所以,他才会这么重视法正。
如果法正不死,刘备统一天下,真不是啥难事。
法正这人,一是聪明,二是会搞人际关系。
诸葛亮是厉害,但诸葛亮太“正”了,不懂得变通。
法正就不一样,他能根据不同的情况,采取不同的策略。
有他在,刘备就能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发展道路,更快地攻占更多的领土。
而且,法正还擅长处理内部矛盾。
刘备手底下的人,那可不是铁板一块,有关羽张飞,这俩人那是啥脾气?
一个比一个犟。
法正就能从中调和,让大家团结一致,共同为统一天下而奋斗。
所以说,这历史啊,就怕“如果”。
没有如果,法正死了,刘备也只能带着遗憾走完他的人生。
这也就是“天意弄人”吧。
彩蛋时间到!
您知道古代的“谥号”是怎么来的吗?
这可不是随便取的。
谥号是对这个人一生的评价,是盖棺定论。
像法正的“翼侯”,“翼”就是辅佐的意思,说明刘备对法正的评价是非常高的。
这谥号啊,可不是你想得就能得的,那得经过皇帝的批准才行。
前些天逛潘家园,倒是见着一件类似的画像砖,可惜啊,是假的。
您要真想了解三国,光看书是不够的,还得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、人物性格,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门道。
这历史,可不是教科书上那几行字,那是活生生的人,有血有肉的故事。
您要活在三国,估计得先学会怎么在街头卖草鞋,没准还能跟刘备搭上关系呢!